
2023臺灣建築獎揭曉 壽山動物園、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並列臺灣建築獎
- 2023-11-03
2023臺灣建築獎於10月29日現場實勘後舉辦決選會議,會議前評審們進行給獎共識,提出「人性尺度掌握」、「在環境中具建築獨特性」、「積極和環境對話」、「可感知的身體性」等價值觀,但也感受到個案條件均不相同,取得一個共同價值作為獎勵取向的難度。最後認為今年入圍12件作品由239件作品脫穎而出誠屬不易,且12件作品均非常傑出顯示了臺灣建築的進步,決定增加獎項,除了兩件建築獎,三件佳作獎之外,並頒給兩件特別獎。
臺灣建築獎
壽山動物園
已有35年歷史的壽山動物園,希望改造成為更貼近新時代使用型態的動物園。邱文傑建築師將兩座原本封閉的獸舍打開,形成通風採光井(山屋),四座下沉式展館吊在空橋下方,上方以空橋串連成為平面以外的遊園迴路,讓原本平面的動物園變立體。評審認為走在空廊遊園時視野變得遼闊,走下展館觀賞動物時,被動物圍繞卻又不打擾牠們,建築師的設計思考,不僅只於一個漂亮的建築,而能更進一步思考公共活動,使人與動物的關係更接近。
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
科技藝術館位於北藝大校園軸線的端點,是北藝大作為新媒體藝術的實驗基地,與原本校園中兩邊對稱的建築樣式不同,郭旭原建築師利用四根柱子將「黑盒子」與「灰盒子」抬昇於空中作為建築主體。
評審認為,山坡上的大學為數不少,經典的如東海、靜宜、朝陽,具軸線性大學唯有東海和北藝大,但兩者的空間軸線正好呈九十度,端點的處理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東海的軸線端點在路思義教堂旁草坪屬虛空間;腹地有限的北藝大則將建築架高,讓軸線在底下翻轉後導向虛的山頂。處理手法不僅只對建築形式的尊重,而是對校園空間理解後,提出周到的解決方案。
臺灣建築佳作獎
波光市集
基地位於南寮漁港臨港邊直銷中心的波光市集,是南寮漁港進行一系列規劃的一部分,林聖峰老師以SRC的波浪屋頂,CLT的結構集成材版牆與鋼構完成的水平棚架,作為容納港邊70個攤商的市集。評審認為本案是相當有高度技術和設計能力的呈現,利用簡單的材料,達到非常嚴謹的視覺藝術性,細看所有細部都處理得很好,構造乾淨俐落,創意背後還有嚴謹的邏輯,是藝術館般的市集。
新竹永恆之丘
人口處於正成長的新竹市,為因應10年塔位需求而有本案的興建,建築師以材料、生命、光線為主,詮釋一個安靜、懷念的紀念空間。評審認為建築師的決定作得準確,並能貫徹到底,內部傾斜的牆試圖將自然帶進來,刻意的帶進光線或植物,和裡面莊嚴的納骨塔融合,展現建築師的心意和力量。評審表示,納骨塔是台灣民間生活很重要的一項,設計者利用建築扭轉傳統納骨塔陰暗印象,而有新的呈現,利用建築改善民間習俗對社會是正面的影響。
維豐橡膠辦公大樓
本案是私人業主委託的企業總部設計案,評審認為在都市常見的長條街廓地形,對於經常要設法隱藏的水塔、屋突,劉克峰老師提出將建築由中間挖空的解法,因而讓建築產生雕塑性。如此解法又能回應房子的物理環境條件,如西曬透過核心層高聳的量體,提供足夠的遮陽阻擋熱傳導,建築不僅具有雕塑性,且與物理環境、微氣候、光線處理等結合。
此外,將設計從建築貫徹到物件(燈光、扶手、紀念品)的Total Design,充分顯示設計創意及建築之整體性。
建築轉生特別獎
太平國小
為了讓人們願意到訪已經廢棄的太平國小,建築師以一座外掛樓梯,一座可以回望城市的瞭望台,以及一座18米空橋連接後方的登山步道,讓人們回到這裡,使建築有機會發出餘光。
評審認為本案是過渡性且將要慢慢消失的建築,反應台灣社會少子化現象。對於非文資建築如何鼓勵民間合作,來延續它的殘存價值,本案指出很好的方向,使得一個被棄置在山上的封閉式校園,變成整個都市空間指向性的一部份。
都市活力特別獎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本案基地臨高雄港,建築師以仿生建築概念,設計一棟音浪塔主場館,一個展示空間,六個小型室內展演空間分布U型基地。評審認為本案規劃多元,空間層次多,功能複雜,但建築師在建築空間或都市環境處理,都考慮得很深入,建築雖複雜但進入後感覺很有秩序。從量體和形式看來,主場館所有的牆面都由兩個層次構成,第一層是框架結構,第二層是百葉,降低大量體帶來的壓迫感,在西側以低矮建築與周遭環境銜接並設置有遮簷之戶外空間,創造良好戶外活動環境,本案矗立當地為高雄城市帶來活力,特別頒予「都市活力特別獎」。
2023臺灣建築獎得獎名單(依筆畫順序)
臺灣建築獎
壽山動物園/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AxB 建築工作室
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臺灣建築佳作獎
波光市集/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嶼山工房
新竹市大坪頂納骨塔「永恆之丘」/十彥建築事務所+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維豐橡膠新建辦公大樓/呂昆益建築師事務所+691點創創設計+劉克峰
建築轉生特別獎
太平國小/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都市活力特別獎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Manuel Alvarez Monteserin Lahoz
本屆評審團(依姓氏筆劃序)
張哲夫(召集人)/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瑪龍/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黃明威/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薛丞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獨特品位風格 經典鄉村風
- 2023-03-26
恭喜許梅英設計師的作品再次獲得國際大獎,談到這次的作品,許梅英表示 :客戶是一位企業家和收藏家,他們想要一個具有獨特品味和風格的家。設計團隊使用灰色、銀色、米色和鑲邊來呈現美國鄉村的經典風貌。此外,設計團隊熟悉工作條件,因此挑戰是在最大限度利用空間的同時呈現主題。客戶只需要兩間房,但基地原來的佈局是三間房。因此,設計團隊將窗邊空間融入主臥。主臥室擴大後,剩餘的自然採光空間被整合到公共區域的餐廳中。這樣的配置讓主臥空間寬敞,同時改善了通風采光。另外,在主臥的配置上,設計團隊了解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因此,設計團隊配置了一個半矮的床頭櫃,將立面留給更衣室,將主浴室的門留給推拉門。這樣一來,主臥就可以順應台灣“床靠牆”的風水理念,同時兼顧儲物和視覺。結合以上兩點,設計團隊精心規劃了客戶未來的生活。先充分展現空間功能,再規劃舒適寬敞的空間,讓業主感受到溫暖。主臥可以順應台灣風水“床靠牆”的理念,同時兼顧儲物和視覺。結合以上兩點,設計團隊精心規劃了客戶未來的生活。先充分展現空間功能,再規劃舒適寬敞的空間,讓業主感受到溫暖。主臥可以順應台灣風水“床靠牆”的理念,同時兼顧儲物和視覺。結合以上兩點,設計團隊精心規劃了客戶未來的生活。先充分展現空間功能,再規劃舒適寬敞的空間,讓業主感受到溫暖。
蒂芬妮藍遞延出高雅氣息,藝術畫作流瀉人文質韻,加上木質地坪的溫潤感,調和出和緩淡然的居家氛圍。築藝坊室內裝修在有限預算下,為已合作多次的屋主,勾勒一室優雅,使居者不須遠行,即置身放鬆清寧的渡假場景。
公領域
由於屋主希望公領域能夠寬綽敞亮,因此取消一個房間,改為餐廳領域,再運用活動家具界定客、餐廳,減少硬體裝修費用。電視主牆特別選用白色系天然石片,使其與木質地板呼應,織就質樸自然情韻。相鄰的餐廳藉由蒂芬尼藍跳色,挹注柔和美式情懷。許梅英設計師還進一步將此色系延伸到廚房櫥櫃及主臥衛浴,串連公私領域關係。
私領域
主臥室跳脫傳統的隔間方式,於床頭訂製化妝台及開放式更衣室,讓光線、通風不受阻礙恣意流轉,同時保有軒敞視野。床尾則利用四片玻璃拉門隔出主衛浴,讓屋主躺在床上就可窺見造型優美的蛋形浴缸,感受置身飯店般的渡假情境。
主衛浴屋主希望能改成五件式設計,包括馬桶、小便斗及淋浴區都能做成獨立空間,且融入屋主自購的洗手台,所以設計師透過精密磁磚計畫與動線規劃,抓取恰到好處的視覺平衡,呈現完美和諧畫面。
許梅英設計師認為,從業20年的職業生涯中,雖然有時候與客戶意見不盡相同,但仍戮力在滿足客戶需求之餘,兼顧美感與機能。她深深覺得,當客戶信任自己的時候,就能達到良性溝通,專屬於業主的夢想居家也就隨之映現。
圖片提供:築藝坊

連結 / 志斌豆瓣椅
- 2023-01-05
設計說明
志斌的起源是從美軍援助臺灣時所配給之黃豆,省吃儉用後做成的豆瓣醬才有現在志斌的雛型,因此我希望將「惜物」的概念延續到本件設計上,讓黃小鳳董事長從朋友那得到的椅子框架能得到「重生」。
椅子本身框架為小鳳總經理從朋友那取得,但卻因不知如何利用而閒置在倉庫多時,透過本次機會,對框架本身進行再設計,賦予其全新的價值。
構法說明
材 料 紅橡木、鐵件、萬向調整腳
構 法 榫接、木螺絲固定
設計者:李鎮宇

2022 臺灣建築獎 「橫山書法館」以細膩的創意發揮拔得頭籌 「巨大集團總部」、「德光教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台南市美術館二館」並列佳作
- 2022-11-02
2022 臺灣建築獎由參選 215 件作品初選入圍十件,由於入圍作品在基地條件、 建築類型、規模大小、國際合作等屬性皆大不相同,難以單一標準評斷高下, 為力求獎項公正客觀,評審委員們在評選之前先進行共識討論,最後決議以 「設計創意」為評選重點,綜合考量作品能否反應主體特性、創意突破、人文 關懷、社會貢獻、執行能力、施工品質...等之反思。在此評選原則下,經過評 審委員深入討論及反覆辯證,最終選出一件首獎及四件佳作,其中「橫山書法藝術館」的建築師年紀雖輕,作品卻能同時展現隽永中有淡淡驚喜的兩種張 力,為喧囂的時代帶來安定的力量,奪得今年建築獎首獎。
臺灣建築獎─橫山書法館
位在桃園大園的橫山書法館,得天獨厚與埤塘為鄰,建築師以篆刻硯石為意象,將五個硯石內斂而分散的放置在埤塘旁邊,形成流動的書寫地景。評審認為本案利用東方的合院概念,塑造現代園林遊園式觀瞻,將書法的意境,用建築表現出來,殊為不易,設計概念落實及轉譯能力強。且專業團隊緊密配合,整合性高,操作流暢,整體呈現安靜、平和、穩健,有驚奇但不吵雜,節奏疏密拿捏得宜,為難得之作品。
臺灣建築佳作獎(依案名筆劃序)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 在中部科學園區的科技盒子叢林裡,以企業標誌為創意發想,結合自行車道, 塑造如雕塑般具速度感與流動性的建築體。在都市涵構裡展現企業形象與專業 技術,事務所長期累積的素養,對於工法與預算掌控均得宜,整合度高。以民 間企業總部而言其公共性值得嘉許,包括對運動的倡議;對市民的開放等公益 性,表現中規中矩且相當討喜,在科技叢林中一枝獨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德光教會
建築師在本案轉為內斂,公共走道引入台南巷弄風及自然採光,做到被動式節能設計,節省運轉費用。公共空間處理非常精巧,上方的木構教堂具有特色也達到很好的效果。在美感空間體驗、教會要求、信徒參與,以及拮据的預算中,其表現均達到一定水準。外觀方面在台南導入後巷文化,雜亂街景中一點不顯突兀,且有自明性,安靜謙虛而優雅。相對以往的教堂設計,本案擺脫造型束縛而有所突破。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本案翻轉劇場結構,將三個劇場嵌入中央立方體,觀眾席突出於外側,造形美 學直接而激烈,延續 OMA 追求概念性強的造型,評審認為它的美是建構出來的 美,在試探另一個前衛美學,其世俗與在地的美,從論述來看是清晰的。雖然 選址在當地造成量體顯得過大,但是從功能與營建過程來看,相對北中南的劇 場而言,本案完成度相對高,包括概念的貫徹,前場後場和都市之間,各種空 間的呼應,細部上的整合,每個細節都是整體概念的一部份,呈現俐落,不落 痕跡,令人佩服。
臺南市美術館二館
基地原本是地下停車場,設計難度相當高,建築師利用分散盒子堆疊是很好的解法,分散盒子造成很多角度,走道設在中間,提供流暢又有彈性的展示空間;內部空間多變化外,屋頂之遮陽造型隨著日照變化,在頂樓採光罩餐廳及入口大廳與中間走道,造成光影變化,加上外部碎形結構製造立體遊園的趣味性,多層次的平台和都市連結達到公共性,成為都市中具吸引力的空間。然施工品質未臻完善,是可惜之處。
2022 臺灣建築獎得獎名單
臺灣建築獎
橫山書法館/潘天壹建築師事務所
2022臺灣建築佳作獎
巨大集團全球營運總部/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德光教會/立建築師事務所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OMA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臺南市美術館二館/坂茂建築設計+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
本屆評審團(依姓氏筆劃序)
王銘顯/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江文淵/半畝塘環境整合團隊創辦人
林聖峰/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張景堯/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劉培森/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召集人)
資料、 圖片提供:全國建築師公會

「家具與城市」微型博覽會帶來綠色永續新視域 2022「一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4.0」(III)
- 2022-09-19
您曾想過城市的樣貌與家具有什麼關聯?跨界投入臺中設計週第三年,以創新外推實踐大學社會責任。2022「一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4.0」(III):「家具與城市」微型博覽會,樹德科技大學盧圓華特聘教授表示,本次活動整合四大項主要年度活動成果內容,於台中設計週進行分區展示與活動:讓民眾近距離體驗家具與城市之美。
一、五個創作主題展覽,包括:
(一)2022「座 在府城」推薦設計競賽+邀請創作觀摩,原創家具設計成果展覽——足尺家具10件/組、模型15件 、
(二)2022跨域高階設計師家具研究班 (Ⅲ)模型展、
(三)藍椅子系列座具展 / 「木工者聯盟」高雄市第一屆環保志工研習營
(四)環保家具創意改造「遊戲器材」展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左營木工廠 +橫山木工坊實作體驗課程
(五)「家具老件新生——家庭創生」展 / 橫山USR專案推動辦公室。
二 、教育部:橫山USR計畫成果展 (深耕型,樹德科大)、橫山USR綠色內涵整體實踐行動計畫 (深耕型) 成果展 / 樹德科技大學。
三、 產學合作形象展:
1. 寶元 • Ai House室內設計競賽 - 寶元維家數控公司
2. 樹德企業 • 半山夢工廠。
四、「家具與城市」主題論壇:2022 臺灣家具產官學策略發展論壇 (Ⅲ): 「家具與城市」主題論壇。「家具」媒介我們的身體與空間,物己之間不能離斷,需要融貫!透過家具媒介作用,以融貫建築與城市的社會內容。
綠色永續新視域
2022「一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4.0」(III):「家具與城市」微型博覽會,帶來綠色永續新視域。永續(sustainable)——可持續的,今天可以的,且明天會更好!「綠色永續」——整體活力的持續與發展。今日永續,不再祇是技術規格上的外在生態環境指標,更需要融貫我們內在的社會與生活內容。
近三年來,臺中設計週:「一建築一家具 • 整合設計4.0」微型博覽會,充分展現教育部:橫山USR綠色內涵整體實踐行動計畫(樹德科技大學)成果的創新外推。家中一件清末、日治時期老家具,過去良善的設計加上完善的製作工藝,已經使用一百年!祇要透過定常性維護,可以再用上百年。完全符應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ESG永續發展推動策略和碳中和平衡政策。「座 • 明日臺中」,當城市大家長-市長倡儀「家具與城市」綠色永續新關係;不僅有可被意象的市長座具,實質推動上造福府內局會處室的公務環境與形象,並可以促進行政單位的服務品質。接著臺中都會城鄉居民,因為講究家具選用,而開始經營起居家環境和家庭佈置;最終,實現「宜居臺中•綠色永續」理想!
「座 在府城 • 明日臺南」
本微型博覽會主題展之一 :「座 在府城 • 明日臺南」——慶祝臺南建城400年(2022~2024年活動期間),城市好禮行動方案。藉由「家具與城市」推薦設計競賽ⅹ邀請創作觀摩、作品主題展覽;對應特定場域、人物與故事三者,帶出臺灣首府——臺南新時代意象:1. 場域 / 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史蹟建築、住宅新建築、 2. 人物 / 城市主人椅、城市新生兒度晬椅、職人椅、 3. 故事 / 双城記、府城巷弄、明日臺南。
慶祝臺南建城400年系列活動 ( Ⅰ ):2022「座 在府城」推薦設計競賽 + 邀請創作觀摩,在教育部、臺南市政府指導下,由市府文化局和台灣家具產業協會、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樹德科大橫山USR專案推動辦公室、STU文化創意數位內容技術研發中心、台灣家具產業協會、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臺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共同合作辦理。協力製作和場域提供由永興家具、合富國際、志鋼金屬、舜發不鏽鋼、振升實業、愛爾恩金屬、石堅時間公司、博思達國際會展,以及生產力建設公司、市定古蹟廣陞樓等共辦單位。原創城市家具活動,邀請王俠軍設計師、石昭永建築師、郭書勝建築師、劉國滄設計師等四名大師精心創作,也鼓勵各大專院校設計系所師生踴躍投件,最終完成10件足尺原創座具。
這次以「家具與城市」對話為主題的展覽內容,透過禮讚、凝視國際版圖中的城市歷史榮光,讓今日城市生活和過去歷史文化相連貫。針對『座具」類家具為創作標得的,將設計標的分別設定在三種特具都會涵構特質的地點:其一. 都市開放空間——臺灣府城大南門 / 府城南門公園、其二. 史蹟建築——直轄市定古蹟原廣陞樓 / 臺南市民生活博物館、其三. 住宅標的——府城 • 生產力。
每一位創作者以獨到的設計詮釋,融貫歷史文化故事與使用機能;透過座具投射城市涵構縮影——形成21世紀府城新景觀。包括模型作品15件、1:1實體家具10件。包括:推薦設計賽組的李佩怡「四締」、利玉文「開東 • 合西」、張穎茹「對話臺南」、鄒怡員「巷弄古井 • 府城浪漫」、蔡志軍「城樓椅」、盧祥華、王景民「臺灣・双城記」等6件。邀請創作觀摩組的王俠軍「府城在座」、石昭永「燕尾流」、郭書勝「轎椅」、劉國滄「打開南門城」等4件精彩作品。尋求UN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實踐行動中,開發我們城市新生活形態的創意、創新家具。
「家具與城市論壇」
「家具與城市論壇」提供一處跨界交流和公共論域平台。依據2017年〈臺灣家具宣言〉:「以臺灣屬地的文化遺傳,形上價值和實質條件出發,對應國際消費市場、品質需求,而特具產品文化魅力的家具」:以原創家具,帶出臺南城市新意象。為臺灣家具產業的發展,開創嶄新里程碑。透過主題論述、專家觀點,重新發現「家具」、「建築」和「城市」三者的內在關係。充分展現主辦單位、執行單位、協辦單位三方,對於當代設計 4.0 趨勢與貢獻。論壇的深度交流,以促進國內建築業、設計業,家具製造業、家具銷售業、營造業、裝修業,大學建築、設計系所,及廣大的設計端甚至消費民眾,更多元的社會設計力量。
創作展覽及論壇,源自大家對於臺灣地區的家具與空間現象的長期投入與觀察。因此得以近距離分析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工業或生活產品設計師們的設計心智模式與創作實踐,以及另一端設計教育之反思。最終,在國內家具和建築家具和城市的依存關係中,重構整體產業鏈的推動政策。歡迎掃描QR CORD,加入FB粉絲團 —— 橫山USR 金厲害,或尋找網頁,即可有詳細時間與活動內容說明,活動後精彩照片、影片於FB粉絲團發布。
資料提供:樹德科技大學橫山USR計畫專案推動辦公室

樹德半山夢工廠 勇奪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 2022-07-13
建築美學受到世界矚目的「半山夢工廠 BABBUZA DREAM FACTORY」,近年接連囊括12項深具指標性的國際設計大獎榮耀肯定,樹德傾力打造台灣最大觀光學旅工場,建築主體融入專利水冷式循環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及太陽能光電三大綠色建築工法,從設計到建置共集結了5大洲超過10個國家38個團隊跨界合作,渾厚底蘊再次令國際驚艷。
全球最大PC板外牆立體光盒子建築
半山夢工廠以「光盒子」為設計概念的建築外層採20mm+50mm 的Polycarbonate綠建材包覆,引進以色列Danpal® 中空板,半透明聚合物材料達成冬暖夏涼的絕佳體驗, 比玻璃更為優異的強度和韌度將大自然光影完美引入 室內,卓越建築設計備受國際讚譽而獲獎無數。
半山夢工廠坐落南投半山腰上遙望九九峰景緻,位於南投市與草屯之間,鄰近中、彰、投及中興新村、日月潭、集集等多處知名景點,觀光資源豐富,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夢工廠擁有世界唯一的「灣島文化館與世界南島中心」展演場域,工廠挑空區採用奧地利雲杉(spruce)實木建置30.8公尺10層樓高的巨大「生命樹」是夢工廠的精神象徵;極具特色的GF、1F、8F三層體驗空間,集結了美食餐飲、設計選物、展演娛樂與冒險設施等不同在地業態,各樓層精華品牌櫃位各自豐富呈現,款待和我們一樣勇於冒險、敢於追夢、樂於堅持的您。
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
樹德董事長吳宜叡一個單純的起心動念:「給樹德 人一個永遠的家。」開啟了這趟追夢的旅程, 從滿足馬斯洛需求理論最底層的生理需求, 到打造一座結合森林花園環境綠化、智慧機 械與製造、共享經濟共享平台,到最終自我實 現,創造南島文化榮耀台灣的綠色夢工廠,樹 德半山夢工廠希望能將這座工廠,獻給每一 位為土地文化榮耀打拼的台灣人。
五大洲10國家38團隊聯手合作
吳宜叡表示,2012年取得夢工廠基地、 2013年舉辦國際競圖及國際委任、 2014年打造夢工廠夢幻團隊,集結世界5大洲、10個國家 及38組專業團隊,以建築設計、結構模擬、材料供應、綠建 築認證、室內設計到營運規劃的全方位計畫。 這座建置於台灣中心點 ‒ 南投的半山夢工廠,將成為全台首創獲得美國LEED、台灣EEWH綠建築雙認證的綠色 智慧學旅工場。
建築整合創舉包括:
CMH 中央供料系統 (Central Material Handling)
ASRS 自動倉儲系統 (Automatic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
APCS 自動烤漆粉體塗裝系統 (Automatic Powder Coating System)
WCS 專利冷熱循環系統 (Water Chiller Systems)
SPGS 太陽能發電系統 (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RRS 雨水回收系統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樹德企業以MIT的工業整理和生活收納產品深耕台灣53年,以多年來始終堅持的卓越品質和設計美學獲得「台灣收納領導者」之讚譽。歷經9年籌備,投資超過25億元打造的「半山夢工廠 BABBUZA DREAM FACTORY」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工廠,室內開放面積達5,086坪,匯集有台灣Google Office之稱的樹德企業總部、工業4.0智慧工廠,並結合冒險體驗設施、土地文化藝術、台灣隱形冠軍品牌、在地小農青創於此,以全體驗、全教學、全互動、全育樂四大訴求打造全新型態的觀光學旅工場,於2022/07/03(日),以全預約方式展開試營運歡迎民眾體驗參觀。
Source:樹德企業